1097:◗1  六要鈔第三 旧本

1097:◗4 当巻大門第三明信。於中分五。

1097:◗4 一序題目、二者別序、三正題目、四者標挙、五者正釈。

1097:◗6 初序題目分二如前。

1097:◗7 二別序者、対第一巻最初総序号之別序、是安心巻為要須故有此別序。

1097:◗8 問。用二序時常安前後。仍以安後謂之後序、或以前後称之序跋。非其後序中間用之、有其例耶。

1097:◗9 答。若依天臺於法華経本迹二門各有其序、是其証也。

1097:10 就此序中、分文為四。

1097:10 一自文之初至哀善巧是顕他力信心行相。上云如来、是約弥陀。下云大聖、是約釈迦。

1097:12 二然末代下是明他師拘其本宗自力執情、不顕本願真実源底。此非実誤。時機未熟、皆待後賢述其実義耳。例如天臺浄影等師、皆是大権、各雖明哲、暫隠経旨潜譲弥陀如来応化、善導大師楷定述記。

1098:◗1 三爰愚禿下顕自所解宛得経論釈義深旨、兼顧謗難述自謙言。

1098:◗2 四欣浄邦下総結文也。

1098:◗3 三正題目者、分二又同。対序題目云正題目、行信鉤鎖二三成次。

1098:◗4 四言標挙者、題後一行第十八願、至心信楽之願是也。註言正定聚之機者、是明至心信楽行人、即蒙摂取不捨益故、現与生死分流義也。

1098:◗7 五正釈中、又分為二。自文初下至重愛也、先標信相兼挙願名。二至心信下正引諸文。

1098:◗9 於初文中謹按等者、第二巻初双標行信其中明行。是故当巻不及標二、直明信也。

1098:10 嘆此信心、有十二句。其文可見。

1098:10 云不顛倒云不虚偽、借論註言。

1098:12 二引文中、

1098:12 因願成就、大経宝積各以引之。其義可見。

1098:12 又言聞法能不等者、大経下巻三十偈文、是嘆聞法不忘之徳。

1098:13 問。次上文者如来会説、今文大経。両経各別。何云又耶。又下二文如来会文、何対大経亦云又耶。前後錯乱難思。如何。

1099:◗1 答。誠以難思。此書大概類聚之後、上人不幾帰寂之間、不及再治、少々非無如此事等。且又雖有翻訳之異、梵本同故依其義辺強無苦歟。

1099:◗3 聞法不忘即我親友称誉之義、浄影憬興共約彼土、義寂約此。殿最難知。但次所引異訳経文、或云当獲重愛聖尊、或云常令諸仏生喜。文勢義趣約比土義、尤得其理。宜依寂意。

1099:◗6 問。諸師異解欲聞其釈。

1099:◗7 答。浄影師云、聞不忘者、弥陀仏所聞法不忘。言見敬者、見弥陀仏心生敬重。得大慶者、明前聞法見仏恭敬得善利也。乃至 行順釈迦名我善友。已上

1099:◗9 憬興師云、即不忘弥陀所説、亦見彼仏心生敬重以為大喜。行順釈迦釈迦所摂。故云善友。已上

1099:10 義寂師云、聞法能不忘者、聞而能思。故不忘也。見敬得大慶者、於思択時、見其深趣而敬重、得其滋味而大慶。若能如此、則与仏同志。故云即我親善友也。已上

1099:14 次下両文、大同大経。

1100:◗1 次論註文、五念門中讃嘆門釈。

1100:◗1 今所引中、初自称彼至相応故二十五字、是本論文。称彼如来名者以下、論文分三牒釈之耳。

1100:◗2 就第一句、

1100:◗3 問。称彼等者、所言之称、称念義歟、称揚義歟。

1100:◗3 答。総而言之可通二義。別而論之称念為本。

1100:◗4 問。今論所立五念門中、不立名号称念一門、即以観察為論正意。

1100:◗5 随見註文、釈讃嘆云、讃者讃揚也、嘆者歌嘆也。

1100:◗6 須約称揚、何通二義。況以称念為論正意、其理如何。

1100:◗7 答。豈不前云、総通二義。今讃嘆釈則一辺義。但別不立称念門者、言讃嘆者是則称義、称有称揚称念二義、故不別立。凡於称字通二辺義、若約所讃是則称念名号是也。若約能讃称揚之義。而能讃者、於所讃法有勝徳故。若无所讃何有能讃。其所讃者名号、光明第一之句所明、即是名号法也。

1100:11 就第二句仏光等者、仏之光明智恵所生。故云如来光明智相。

1100:12 就第三句能破等者、明滅罪徳。一切言中、応摂惑障業障報障、諸不善也。能満等者、明往生益。又一切言可摂護念見仏等也。

1100:14 然有等者、是其問也。由不等者、是其答也。云何等者、是徴問也。為下如上、本有不字、是脱落歟。謂不等者、是其答也。此有二意、一謂以不知二種之身判為名義不相応義。二謂違三種不相応義称為如実修行相応。

1101:◗3 問。実相為物二種之身、其義如何。

1101:◗3 答。此有二義。一義云、実相身者此是理仏、即云法性法身是也。為物身者此是事仏、即云方便法身是也。一義云、実相為物二種法身、共是事仏、二種法身是約自利利他之徳。即名与義。実相約義。即是光明、摂法身故。為物是名、即是名号、摂衆生故。

1101:◗7 問。且就後義既云実相、何為事仏。

1101:◗7 答。所言実相非無相義、是虚実義。即約生仏。謂仏為実衆生為虚、以悟為実以迷為虚。

1101:◗9 問。二義之中、以何為正。

1101:◗9 答。二義共存、用捨可在学者之意。但約名義、猶親文歟。

1101:10 又有等者、是釈如実不如実義。

1101:11 一者等者、第一不信、是約心弱。由心弱故或有行時、或時不行。

1101:11 又窺字訓、淳玉篇云、之純、是倫二切、淑也。広韻云、常倫切、清也、朴也。依此等訓、可通不善不浄不直等之義歟。註常偸反、偸字恐非、書生誤歟。可如広韻。

1102:◗1 第二不信、既云不一、由不一故行不一准云不相続。雑余行故念弥陀心、念々間断。釈云余念間故是也。

1102:◗3 是故等者、

1102:◗3 問。上挙三信更不云一。以一心文結三信義。註釈引文甚不相順、如何。

1102:◗4 答。上挙三信雖開其心、三信相成遂非別心。以之謂之只是開合、為顕其意、故結此義引此文也。仍下私釈、専成三心一心之義。尤叶此理、殊可信受。

1102:◗7 次讃弥陀偈、此文為讃第十八願文故、引此偈也。

1102:◗8 次所引文定善義釈、解雑想観阿弥陀仏神通如意、於十方国変現自在之文釈也。

1102:◗9 言如等者、於如意言有二義中、後義粗標他力利益。是顕造悪流転凡夫、開悟得脱非己所堪、偏為仏徳。雖為定善観門之説、就所観仏明其益也。

1102:11 言五眼者載第一巻。

1102:11 言六通者倶舎論第二十七云、一神境智証通、二天眼智証通、三天耳智証通、四他心智証通、五宿住随念智証通、六漏尽智証通。雖六通中第六唯聖、然其前五異生亦得、依総想説亦共異生。已上

1103:◗1 次所引文序分義釈。

1103:◗1 問。今引此文有何由耶。

1103:◗1 答。上来引文所明、皆是如来済度利生方便、如実相応真実信心。其所被機、是為罪悪生死凡夫、煩悩賊害之衆生故、為顕五濁五苦八苦逼悩有情、専為其機故引之也。

1103:◗4 現行之本、 五苦下有八苦二字、今被除歟、又有異歟。

1103:◗6 次所引者散善義文、三心釈也。此三心者、出離直因、行者最要、解信仰信宜依機根。共帰仏智往生無疑。於此三心可存二意。

1103:◗7 一者是為定散諸機所発起故、先被行者明其信相。故明初心勧門之時、先約其機勧可解行真実之義。誡門之時、同約其機誡侵貪嗔可離虚仮。内外相応、謂之真実。然而未分自力他力。下之二心准之応知。

1103:11 二者三心皆是加来廻向成就之利益也。更非凡夫自力之心。凡心更無真実之義。偏帰他力以其仏徳証得往生。是故於機不論信相。約此義辺大経観経三信三心、本是一意。今至誠心、勧誡二門読其文点宜令領解。可在口伝。又至其文粗可解耳。

1104:◗1 二義之中、初義常義、後義今師相伝之義。次下三心一心釈中具有此意。

1104:◗2 辨定等者、今此三心就云正因、正者対邪、又対傍言。今此言正其義可知。因者対果、又対縁言。

1104:◗3 是則観念法門中釈見仏縁云、至誠心信心願心為内因、又籍弥陀三種願力以為外縁、外内因縁和合。故即見仏。已上

1104:◗5 言三力者、同縁中、依般舟経説所引截之大誓願力三味定力本功徳力、是其三也。見仏之益既由内外因縁得之。往生之益尤可准知。

1104:◗7 因茲此書第二巻云真実信業識、斯則為内因。光明名父母、斯則為外縁。内外因縁和合得証報土真身、蓋此義也。

1104:◗9 随機等者、機者即是定散諸機、益者即是諸機往生、得其往生偏由仏願難思利益、名号一法。而仏未顕其勝利、言之意密。是故自問自懲自答。若不如是、衆生何以聞此要義。慇懃之意、其義可貴。

1104:13 経云一者至誠心者、是牒経文。

1104:13 問。依文三巻、一々釈経。何限此文置此言耶。

1104:14 答。所言三心、一経眼目、出離要道。故挙仏言勧信順也。

1105:◗1 至者等者、是字釈也。至字真訓、管見未覃。但如此例、聖典多之。況大権釈、仰可信之。如天臺者以専訓至。是又未知、各有拠歟。

1105:◗3 欲明等者、勧門釈也。須字之訓、可用用訓。

1105:◗3 心中作者非行者作。約仏所作、是則凡心非真実故。依帰仏心真実之徳為其仏徳得往生益。就其所帰云真実心、依主釈也。

1105:◗5 不得等者、誡門釈也。此句文点自現還得、当流学者定存知歟。

1105:◗6 今此釈意誡雑行也。所以然者、凡夫之心更无賢善精進之義。只是愚悪懈怠機也。而人不顧自心愚悪、随縁起行、若欲求修賢善精進之諸行者、悪性心故煩悩賊害、必是不免虚仮雑毒、内懐虚仮是其義也。然者不現賢善等相、識知自心三毒悪性捨自力行帰他力行、可得真実清浄業也。以勧此心為今釈要。

1105:11 雖起等者、三業為外悪性為内。如常義者、外名身口、内名意業。如然可云雖起二業。既云三業。可知、三業只是外也。内悪性也。

1105:13 若作等者、明自力善為雑毒故雖励身心不得往生。

1105:14 何以故者、懲問言也。是懲雑毒虚仮之行不生之由。

1106:◗1 正由等者、是其答也。言彼浄土起自弥陀因行果報、因中所修皆是真実。故欲生者可真実也。

1106:◗2 問。凡夫心者本是不実、争斉彼仏所行真実。

1106:◗3 答。以帰仏願名真実也。尋仏因中真実心相、唯帰仏心。今又可同。能修行者、於其心者、比彼仏心、雖有浄穢善悪等差、帰仏願者発真実心。此心雖似凡夫所発、是為仏智所施心故云真実心。更非衆生随情心。故令等同也。

1106:◗6 凡於今文解其真実有二重釈。一者因中行道真実、二者凡所施為趣求也。初兆載行、次以彼行施衆生故、衆生行之、契当如来因中願故、是非凡夫所発之心。併為如来利他之心。是故欲生、帰仏不用自力虚仮雑毒之善。

1106:10 施為趣求配当二利、施為利他、趣求自利、是常義也。今有文点、施為名目不依用之。凡所施者、是如来施、仏是能施。為趣求者、是約行者、仏道趣求。是則対仏衆生所施。是以如来施与之行即為衆生趣求之行。能所雖異倶是如来利他行故謂之真実。

1106:13 言亦皆者、上因位行、即今所施。上云仏行今云所施、能施仏行、所施行体、共是真実、故云亦也。

1107:◗1 又真等者、重釈真実。於中有三。一者総就捨悪修善解真実義。二就三業別明欣厭。三就善悪結真実義。其文易見。

1107:◗3 問。標有二種、不釈利他真実、云何。

1107:◗3 答。学者雖存種々之義、且依当流一義意者、上来所言所施真実趣求真実、今所標之利他真実。故別不解。今所言之自利真実、是明尋常真実之相。是則機有上中下差。若其上機上安心上有此所為。如虎戴角。但此行儀難通諸機。縦不如此契上利他真実之相、有帰仏心亦得往生。煩悩賊害下機、専為正機故也。

1107:◗8 不簡等者、下私解釈引涅槃経明其内外明闇之義。可待其解。

1107:10 次釈深心中、

1107:10 二者等者、是牒経文。言深等者、明能信相。亦有等者、顕所信事。是則機法二種信心。

1107:11 無有等者、正明不論有善無善、不仮自功、出離偏在他力。聖道諸教盛談生仏一如之理。今教依知自力無功偏帰仏力。依之此信殊最要也。

1107:13 無疑等者、若不生者不取正覚、正覚既成、故云無疑。即得往生住往不退転、一念无誤、故云無慮。

1108:◗1 又有二釈。

1108:◗1 初又決定深信等者、是依観経信釈迦説。

1108:◗2 次又決定深信等者、依弥陀経信諸仏証。即是明信三経具足信心決了。

1108:◗3 又深等者、於此文中、至仏弟子明依三経如此信者信順二尊及諸仏意即得自利。

1108:◗4 又一切下明利他徳。

1108:◗4 若仏等者、了教不了経論釈義、其説不同。各以有義。今就分満、明其不了了義之別。

1108:◗6 言乃至者、自又深心深信者下四十余行、是除四重難破文中、初之三重及四重初。是依仏語験道同義、縦雖報仏化仏之説、違今仏説敢不依信、是極成理。故除三重出第四重肝要之文、其理為足。故省略耳。

1108:◗9 釈迦等者、此文以下是引教証。其文有四。初二文者釈迦讃勧、次二文者諸仏讃勧。

1108:10 此名就人立信等者、

1108:11 問。所言人者指何人耶。

1108:11 答。解有二義。一義云、不受四重難破之意、還就其難猶増信心。故言人者指彼別解異学人也。一義云、不信因位不了之説、偏信仏智決了之語、永除疑殆建立信心。若依此義以仏為人。是為能説之人故也。

1108:14 言乃至者、就行已下六行余也。雖標二行、雖挙五種、非立信行。是故除也。今為顕明立信正意在正定業所引又就以下文也。

1109:◗2 一心等者、総勧常念相続之相。

1109:◗3 行住等者、別明他力相続之徳。但就念々不捨者句有其二義。

1109:◗4 一義云、此釈行者用心意楽、速抛衆事一心可励称名義也。

1109:◗5 一義云、凡夫行者此義難得、一食之間猶有其間、一期念々争獲相続。既帰仏願機法一体、能所不二、自有不行而行之理、故言不捨。非機策励、是法徳也。

1109:◗7 依当流意後義為本。

1109:◗7 次乃至者、是判正助二行得失二行余也。於正行中、上分正助、以其称名為正定業嘆順仏願。故正行徳是其最要。故今略之。次雑行失、義趣雖区名疎雑行其義可足。故略中間引結文也。

1109:11 次解回向発願心中、

1109:11 三者等者、亦牒経文。先釈此心有二種意。

1109:11 自言廻向至願心也五行余者廻因向果、今言乃至所略是也。是約自力、故且除之。

1109:13 今之所引又廻向下至大益也廻思向道、是約他力明証得義。

1109:14 問曰已下至得益也是問答也。

1109:14 問。今此問答、与深心中所致問答有何別耶。

1110:◗1 答。上約無有出離之縁之機言之。故就凡夫難生之義有其四重問答之釈。今問一生修福念仏、難消過現三業悪業、答明仏力不思議益。上下問答差異在斯。

1110:◗4 諸仏等者、先為対治疑者偏見、述於仏教有多門也。

1110:◗4 譬如等者、是挙世間浅近事相、況彼仏力難思之益。

1110:◗5 随出等者、是明所治八万四千塵労門中、出其一門即能遂出余煩悩門。

1110:◗6 随入等者、是明能治八万四千解脱門中、入其一門即能遂入余解脱門。謂三毒中若多貪人、以无貪善治貪煩悩、然後自然治嗔与痴。多嗔多痴、又以無嗔無痴善根対治而後又治其余例以応知。

1110:◗9 若欲学解等者、明学可通初心究竟一切諸位。

1110:10 若欲学行等者、明行須依有縁之法。有縁法者意在念仏。

1110:11 又白以下是明譬喩。言此譬喩或云二河譬喩、或云守護心釈。

1110:12 於中有二。初標、次説。説中亦三、喩合結也。一々文義、不能具述。

1110:13 又言等者、重釈廻向。斯乃還相廻向意也。

1110:14 三心已下是総結文。此有二意。

1110:14 一云、三心広亘万善諸行義也。依之言之、若具三心諸行皆成。

1111:◗1 選択集云総而言之、通諸行法、即其意也。

1111:◗2 一云、今此三心是約念仏。一往雖有通諸行辺、拠実論之、自力諸行作業難成。輙不可云願行既成。又得往生偏是他力念仏之利益也。若約諸行即不可云若不生者。故今所言、具三心者即成正業必得往益之宗旨也。

1111:◗5 同次句云別而言之、在念仏行、是其義也。

1111:◗6 問。二義之中以何為正。

1111:◗6 答。依当流意、後義為本。

1111:◗6 又此等者、若依広通諸行義者、顕不限散亦通定善。凡於三心有其二意。初義是約定散諸機、自力各別発心之義。後義是約如来利他、他力成就仏願利益。三心大綱只示一端。

1111:10 次所引文、敬白等者、般舟讃序最初文也。

1111:10 所言三心、此非凡夫発起之心。偏在如来利他善巧。又依釈尊種々方便発起我等無上信心。是則東岸西岸、発遣招喚義也。為顕此義今引此文。

1111:13 次所引文。

1111:13 問。上第二巻已引今文。何重出耶。

1111:13 答。雖為同文、所用既異。是故重引。

1111:14 所以前巻就行引之。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也。当巻之中就信引之。或云即是真実信心、或云信知弥陀本弘誓願、或云乃至一念無有疑心等也。

1112:◗2 凡如此鈔、或経釈文、或譬喩等、就其所用重所引用非無其例。如彼要集住水宝珠之譬、雖有広略再以出之。又観察門総相雑略両観、同挙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仏衆生摂取不捨之文、私釈同載七百五倶胝六百万光明之計校等是也。

1112:◗6 其有得聞等者、大経流通文意、歓喜至一念者、是顕信心貌也。是故此次出之。

1112:◗8 次要集文、上巻釈也。

1112:◗8 大文第四正修念仏作願門中、明菩提心行相文也。前後所挙有多譬喩。今出其二。前巻所出波利質多樹之譬喩、即其類也。

1112:11 次所引釈、中巻初文。

1112:11 同観察門分以為三。一別相観、二総相観、三雑略観。今釈第三雑略観文、依真身観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仏衆生摂取不捨之意釈之。経文雖在定善文中、是顕称名念仏利益。彼疏釈云唯標専念名号得生、広引三経成名号義。今釈又同。此文雖在観察門中、明念仏益准彼応知。

1113:◗2 次私御釈。

1113:◗2 爾者等者、総結上来諸文、皆顕如来廻向成就義耳。

1113:◗3 次有二重問答之中、初問答者、

1113:◗3 広挙字訓明成三心一心之義。字訓未悉勘得本文。博覧宏才可仰、可信。

1113:◗5 次問答者、

1113:◗5 明此三心更非凡夫発起之心、如来廻向成就之故、得此信心、是故名為真実心也。

1113:◗7 次答言下、解至心中、

1113:◗7 所引大経上巻文者、

1113:◗7 是説法蔵菩薩因中所修之行、皆為衆生得脱之因、大悲廻向成就之相。

1113:◗8 不生等者、明離煩悩。

1113:◗9 就此有二、初明自行、次明利他。明自行中又有四事。今文以下六句明離煩悩因縁。

1113:10 不生等者、浄影師云、覚有八種、如地持説。一是欲覚、思財思色。二是瞋覚亦名恚覚、思欲瞋他。三者害覚亦名悩覚、於他人所念欲加害。四者親覚、追憶親縁。五国土覚、念世安危。六不死覚、謂身不死広集資生。七族姓覚、念氏族下。八軽誣覚、念陵他人。此八種中、初三過重、為是偏挙。已上

1113:14 欲想等者、

1114:◗1 又同師云、不起欲想瞋想害想、重復顕之。已上

1114:◗1 憬興師云、今即三覚之因、如次三想、取境分斉、方生欲等故、然即不貪名利故不生欲覚。不悩衆生故不生嗔覚。不損物命故不生害覚。三覚不生必絶三想。已上

1114:◗4 不著等者、

1114:◗4 又同師云、内因既離外縁斯止、故云不著。已上

1114:◗5 忍力成就以下二句明法対治。

1114:◗5 同師云、忍力者、安受苦、耐怨害、察法忍也。以此忍力能忍損悩、故離三覚三想。已上

1114:◗7 少欲等者、

1114:◗7 法位師云、於未来不多求名少欲。於現在希望満名知足。已上

1114:◗8 无染恚痴者、明離煩悩体。煩悩体者即是三毒、謂貪嗔痴、又婬怒痴。

1114:◗9 故法位云、无染恚痴者絶三毒。已上

1114:10 又義寂師引般若云、菩薩遠離婬怒痴、婬怒痴不可見故是名遠離婬怒痴。已上

1114:11 三昧等者、

1114:11 依浄影意、三昧約止智恵約観。常寂云深無云勝。

1114:12 无有虚偽以下四句、是明化他。

1114:12 浄影憬興同約三業。故浄影云、無有諂曲明離心過、言和顔者明離身過、愛語先問明離口過。已上

1114:14 勇猛之下明修善法。

1114:14 於中有三。初之四句明無間修。恭敬三宝以下六句明恭敬修。住空已下行成修礼、但今所引至恭敬修除第三也。

1115:◗3 次無量寿如来会文。文言聊異意同大経。

1115:◗3 言法処者即是法蔵。世間自在王如来者即世自在王仏是也。間字有無、両経異耳。

1115:◗5 問。釈至心中引両経文。是何意耶。

1115:◗5 答。如来至心為真実心。以其真心廻施衆生。説仏因中真実心相、又説廻施功徳之義、此等経説共以分明。故引之也。

1115:◗8 次所引文、観経義釈。

1115:◗8 今文在前。何重引耶。

1115:◗8 答。就其当要不憚重引子細述上。今又同前。況存広略。非無異歟。謂上所引三心総釈、不加私釈。今別自解三心之義。其中粗引本文之言不及広博。是与前異。

1115:12 問。引涅槃経証何事耶。

1115:12 答。真実心者、如来之意、不関衆生、為証此義引此文也。

1115:14 釈云不簡明闇等者、是又同依涅槃経説解其内外明闇之義。

1116:◗1 弥陀妙果無上涅槃、念仏即是涅槃之門。是故雖説聖道教理、悉有仏性、如来常住、甚深極理、唯是弥陀如来果徳。聖人賢慮併存此義。仰可依信、勿懐疑慮。

1116:◗4 次信楽中、

1116:◗4 即以利他廻向等者、

1116:◗4 問。至心信楽欲生三信其相各別、何釈至心為信楽体。又貪愛之心常能等者、是廻向心之譬喩也。又下或云急作急修、或云衆名雑毒等者至誠心釈。何猥混乱三心解釈。

1116:◗7 答。開為三信、合為一心。仍有三心一異之義。是故為標三心即是一心之義、故綺三信彼此之文所被釈也。

1116:◗9 次之所引二文之中、

1116:◗9 後文雖為異訳経説、如前巻述、依梵本同言又云歟。

1116:11 次涅槃経、文有三段。就初文中、

1116:11 云仏性者名大信心。又下説云大信心者即是仏性。其大信心即是如来廻向利他信心、此是証得往生必至涅槃之真因也。一切依此他力往生清閑一道、咸皆可顕凡聖斉円之妙理。故一切衆生悉有仏性。其仏性者即今信心。深得此義引用此文。

1117:◗1 一子地者初歓喜地、安養報土、衆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之位、往生之人即登初地証悟無生。涅槃醒醐真常之説、潜契其義。

1117:◗4 次所引文、菩提妙果、信心為因。又顕浄土真実信心。

1117:◗5 後所引文、

1117:◗5 此有二重。共明信不具足之義。翻此可知信心具足。故案文意、

1117:◗6 上就聞思所生解信具不之義。信心若従思生、可名信心具足。

1117:◗7 下文意者、就所得道与能得人解具不義。又若信有得道之人、名之応言信心具足。

1117:◗9 次花厳経、又有三段。

1117:◗9 初有五言一四句偈。

1117:◗9 問。引此経文有何要乎。

1117:10 答。今経文意、粗会歓喜信楽之説、又順無疑無慮之信。是故為助歓喜信楽深信之義被引之歟。

1117:11 但雖彰灼不説弥陀浄土利生其意潜通。又天臺云、初後仏恵、円頓義斉。已上 花厳之意、又不可違。随而普賢十願之意、所勧専在安養往詣。

1117:13 依此等意法花華厳以下諸経、皆隠顕彼弥陀利生。上人深解一代諸教、皆顕弥陀大悲利益。得此等意可見諸文。

1118:◗2 後所引文、此有七言四十七行九十四句。

1118:◗2 所挙偈頌句数雖多、信為根本皆嘆其徳。今引此文。其意在斯。但諸句中雖有所嘆非其信心、展転勝利併為信功。一々句義、其意可見。

1118:◗5 次論註文、文言雖少此有二段。二文共是下巻釈也。

1118:◗5 其中上文讃嘆門釈、下文末後結文而已。

1118:◗7 次願成就文、此非全文。

1118:◗7 次所引文、又言如前。

1118:◗8 次浄土論、此有三段。

1118:◗8 初文引在第二巻中。但還相者以下釈文、今引加之。

1118:◗9 於中自初至悲心故是本論文。廻向以下是註釈也。

1118:10 次所引文、下巻十重解義分中、第四浄入願心釈也。

1118:10 又向説下至云応知是本論文。応知者下又註釈也。

1118:11 言浄入願心者、浄者三種荘厳、其体無漏。即是果浄、言入意者酬入因位願心義也。願心即是四十八願、体亦無漏。即是因浄、六八願心其因浄故、三種荘厳其果亦浄。

1119:◗1 後所引文、同第十重利行満足、本論文也。

1119:◗1 此文註釈、在第二巻重釈之初。故就彼文加愚解訖。

1119:◗3 次所引文、廻向心釈。

1119:◗3 在上所引三心釈中。上者総引、広亘三心。今者別引、限廻向心。

1119:◗5 真知以下私御釈中、

1119:◗5 問。道路差別大小難思。如字訓者、路有大訓。殆可配当勝義、云何。

1119:◗6 答。如比解釈、依一分理一往配釈、是常事也、不可一概。但思今釈、道者理也。又云、道義又有衆妙所寄之文。依此義故釈云本願一実直道。路字雖有大訓、未及道字之訓。故有此釈。

1119:◗9 言言四五寸等者、

1119:◗9 問。四五寸者白道分量、其白道者是信心也。其体清浄。其性真実。五陰四大体性相異。似有法譬不斉之過、云何。

1119:10 答。此疑難决。且述一義。

1119:10 弥陀名号念仏三昧広大善根無上法也。故花厳云修大善根念仏三昧、大経説云一念大利無上功徳、要决釈云故成大善不廃往生、十因判云即成広大無尽善根。自余文証不遑具挙。

1119:14 依之今師云大信心云大信海。所行々体是大善故、能信々心亦復広大。何況三心即菩提心。

1120:◗2 安楽集釈菩提心云、此心広大周遍法界。此心長遠尽未来際。已上

1120:◗3 当知、所言信心白道、広大無辺実無辺際。就此思之、凡夫行者所発信心、由他力故是雖広大、貪嗔覆故謂其心微。実非狭小。是於四大五陰所成凡身上所発心故云四五寸。

1120:◗6 若依此義有此釈歟。是以愚推致此料簡。請、後学者、用否在心。

1120:◗8 次観経義、文有三段。就今信心名金剛心皆引其証。

1120:◗8 於中初文是玄義分勧衆偈文。

1120:◗9 金剛志者、総而言之広通三心。具三心者必得横超四流益故。別而言之此約深心。深心釈云此心深信由若金剛是其証也。

1120:11 言四流者、三界見思諸惑是也。一者欲爆流、有二十九物。五部三毒、四諦下疑、十纏是也。言十纏者、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挙惛沈、謂之八纏。加忿与覆云十纏也。二者有瀑流、有二十八物。色無色界五部貪慢、同界四諦各有疑也。三者見爆流、有三十六物。苦下有五、所謂身見辺見戒取見取邪見。集下有二、除身辺戒。滅諦所除、全如集諦。道下有三、加戒為異。合為十二。三界皆同。故有此数。四無明瀑流、有十五物。是以三界五部之痴合成此数。謂之百八煩悩而已。是名四瀑流。倶舎論意也。

1121:◗4 正受等者、同偈文也。

1121:◗5 問。帰三宝偈普挙因分果分諸位、帰仏僧中、為挙極果、先挙因位顕其転勝。果得等者、指其極位。即妙覚也。正受等者、挙其因位。所謂正受金剛心者、金剛喩定、是入妙覚之無道。相応等者、依大品意、即以一念相応之恵断余残習云正受等云相応等。皆是指彼等覚後心。果得等者、此即妙覚、是解脱道。而今何証薄地凡夫所発信心、類此等覚金剛心乎。

1121:10 答。如載難勢、等妙二覚、仏僧二宝、説相皆然。但今所出更非混乱等覚菩薩断除四十一品無明、証悟四十一分法性、住金剛心、相応一念、入其妙覚極果之位。凡聖雖異浅深雖殊、論其功用共為金剛心之勝利。仍今引之、宜得其意。

1122:◗1 次所引文、疏序分義欣浄縁釈。

1122:◗1 此釈観経願我未来以下経文之解釈也。此金剛志帰釈尊心、彼三心者帰弥陀心、二尊雖殊、其心是同。故今引之。

1122:◗4 後一句者、定善義釈、

1122:◗4 解宝地観渠下皆以雑色金剛以為底沙之文釈也。上具文云、明渠下底沙作雑宝色。 所引文此次也 此文雖釈依報勝徳、金剛体性彼此不異。是故引之。

1122:◗7 私料簡中

1122:◗7 真実信心必具等者、

1122:◗7 問。所発信心縦為真実、何必其中具足名号。又六字中言南無者、即是帰命、即是安心。何云名号不具願力信心。

1122:◗9 答。言信心者是能帰心、対所帰法所発信也。故発信心必具名号。是則経云発三種心即便往生、是其義也。

1122:10 若不具行既同唯願。何得往生。既往生因。方知、発心必具名号。是故今云真実信心必具名号。

1122:12 又縦唱名、若無信心難得往生。経云至心信楽欲生、依信可生其理灼然。称名之人未必悉具真実信心。又是現量、故有此釈。

1123:◗1 云不簡等云不謂等、明不簡機。十方衆生無所簡故。

1123:◗1 不問等者、明非依罪不得往生。

1123:◗2 不論等者、明生不由自力之功。

1123:◗2 散善義云不問時節久遠、法事讃云無問罪福時多少等、是其意也。

1123:◗4 非行等者、

1123:◗4 問。称名念仏既是正行、又是大行。何云非行。既是勝善又是大善、何云非善。既是頓教、何云非頓。既是散称、何云非散。本非観念、何論邪正。既有所念、何非有念。尋常臨終共修行時、何皆云非。多念一念倶許往生、何各云非。

1123:◗7 答。名号雖為大行大善、是所行法。今能信心。是故且云非行非善。

1123:◗8 言漸頓者是約宗旨。不関信心故亦云非。

1123:◗9 言定散者此有二意。一者指法、二者指心。今亦指心。

1123:10 但就指心非定散者、所言信心為散心故且云非定。而有念仏三昧之名。三昧定故且云非散。

1123:11 故観念法門云、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称三昧者、心眼即開見彼浄土一切荘厳、説無窮尽也。已上

1123:12 又云、言三昧者、即是念仏行人心口称念更無雑想、念念住心声声相続、心眼即開、得見彼仏了然而現即名為定。亦名三昧。已上

1123:14 口称之力已見彼土依正二報。故約見仏有非散義。縦无眼見必有心見。縦現不見臨終之時及順次生必定見仏。有此義故有三昧名。約此理故云非散也。

1124:◗3 言非正観非邪観者、如載問端本非観心。故顕不関邪正之義。

1124:◗4 言非有念非無念者、雖為有念不偏拘有。雖非无念不滞有念。是則為遣世俗人謂浄土宗意是有相教、故為権乗之邪見故、言非有念非無念也。

1124:◗6 依之長盧𦣱禅師蓮華勝会序云、夫以念為念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无念為無念以無生為無生者邪見之所惑也。念而無念生而無生者第一義諦也。已上 蓋有念仏三昧還源要術示開往生一門。所以終日念仏而不乖於無念。熾然往生而不乖於無生。已上

1124:10 又正観記解経一心不乱之義、出事一心及理一心。約事一心是為散心、約理一心是為定心。是叶非定非散之義、又則亦定亦散義也。甚深之義、和会得意。

1124:13 言非尋常非臨終者、若約臨終遇善之機此非尋常。若約平生業成之機是非臨終。不謂尋常不論臨終。只逢仏法時節分済。故共云非。

1125:◗1 言非多念非一念者、其多念者是尋常機、其一念者是臨終機、望其機故言之互非。准上応知。

1125:◗2 滅智愚毒者、

1125:◗3 問。毒可限愚、何亘智耶。

1125:◗3 答。一向無智平信尚足。若対小智又有邪智還生謬解自障往生。嫌此障故如此釈也。

1125:◗5 然就等者、此有二双四重之釈。所謂竪出竪超横出横超是也。所立差異在文可見。

1125:◗6 又第六巻及愚禿鈔委有此事。可見彼文。

1125:◗6 問。今之名目出何典耶。

1125:◗7 答。楽邦文類第四、桐江択瑛法師弁横竪二出文云、

1125:◗8 竪出者、声聞修四諦、縁覚修十二因縁、菩薩修六度万行。此渉地位。譬如及第須自有才学。又如歴任転官須有功効。

1125:◗9 横出者、念仏求生浄土。譬如蔭叙功由祖父他力不問学業有無。又如覃恩普博功由国王不論歴任浅深。

1125:11 於横出中有定散二善。故善導和尚立専雑二修。雑修者、謂散謾修諸善業廻向荘厳也。専修者、身須専礼阿弥陀仏不雑余礼。口須専称阿弥陀仏、不称余号、不誦余経呪。意須専想阿弥陀仏不修余観。

1125:14 若専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雑修者、百中或得一両人生、千中或得三五人生。

1126:◗1 今見世人、有一日礼阿弥陀仏三千拝者、日称阿弥陀仏十万声者。有昼夜専想阿弥陀仏者。並有感応。斯可験也。已上 本依斯釈又加私義。

1126:◗4 問。如今釈者、唯有二出不載二超。故竪出中不分権実普摂諸教。横出之中不弁浅深総約浄教。是則定散専雑等也。何加二超而違彼説。

1126:◗6 答。於聖道門有三乗家有一乗家。三乗教意不分権実。一乗教意専存権実。今依一乗可有差別。仍立竪超別為速疾成仏一門。又聖道意、雖立浄教不及定散弘願分別。又無正助二門差降。依宗家意既分其差。随而釈中有横超言。依之択瑛横出之言与高祖師横超之言、校合彼此、横一門中出名権教迂廻之教、超象実教速疾之道。又対横超、竪中可有超義之故有此分別。乍守本説而開義門巧叶両師所立名義。尤可依憑。

1126:13 次論註文。

1126:13 下巻解義分中、第五善巧摂化章之釈也。名曰善巧摂化意者、以巧方便廻向善根摂化衆生之義而已。

1126:14 三輩生中等者、

1127:◗1 問。寿観両経是開合異。而観経中説未発心往生之人。謂九品中々三下三六品是也。寿経三輩共説発心、相違如何。

1127:◗2 答。雖有異義且一義云、大経説相順常途説。聖道諸教皆談発心得道義故。観経之中説未発心皆得往生。由仏力故。諸師所立、其義不同。不能具述。

1127:◗5 問。註家之意、許此義耶。

1127:◗5 答。此有二意。

1127:◗5 一不許也。今釈或云莫不発皆菩提之心、或云若人不発菩提心故。

1127:◗6 二所許也。唯嫌三不正許三信往生故也。就第二義、可有即云大経所説菩提心者則指三信之義趣也。

1127:◗8 因問。宗家之意、依何義耶。

1127:◗8 答。許未発心之人往生。是為凡夫済度弘願本意故也。

1127:◗9 凡釈廻向名義等者、其意可見。

1127:10 安楽集下云、釈廻向名義者、但以一切衆生既有仏性、人人皆有願成仏心。然依所修行業未満一万劫已来猶未出火界、不免輪廻。是故聖者愍斯長苦、勧廻向西為成大益。

1127:12 然廻向之功不越於六。何等為六。一者将所修諸業廻向弥陀、既至彼国、還得六通済運衆生。此即不住道也。二廻因向果。三廻下向上。四廻遅向速。此即不住世間。五廻施衆生、悲念向善。六廻入去却分別之心。廻向之功只成斯六。已上

1128:◗2 今論註文与今廻向第五之義其意同也。

1128:◗4 次元照釈、文有三段、共弥陀経義疏文也。

1128:◗4 初解諸仏互讃之中、諸仏称讃釈迦仏徳、即言能為甚難希有之事経文之釈文也。

1128:◗6 次文者、解有二難中説法難、云説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経文之釈文也。

1128:◗8 後文、即出彼二難釈。

1128:◗8 問。後釈是為初釈次詞。尤可相隣。承前下為次釈末詞。是顕実文。何共不加一具文段、各隔別文前後引耶。

1128:10 答。誠似難思。但加推義、先初文者、甚難希有之経文中含此二難。是故疏主於其科下有此解釈。而第一難是仏自利、第二之難是仏利他、其利他者、説此一切世間難信念仏是也。是故五濁悪世成道、唯是為説此難信法。為顕此義説法難。下故加之歟。

1128:13 次顕実文、挙前二難下相次有便、可思択之。

1129:◗1 次用欽釈、

1129:◗1 釈上義疏解法難文。是故引之。

1129:◗2 次聞持記、戒度律師解彼疏書。

1129:◗2 今所引者、釈上所用本書文言。今疏為疎、記釈為註。為令易解所截如此。

1129:◗4 次楽邦文類後序、無為子作。

1129:◗4 今所引者最初之詞、此奥猶有十七行余。不及具載。有志之人可尋見之。

1129:14 六要鈔第三 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