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1  仏説無量清浄平等覚経 巻第二
  後漢月支国三蔵支婁迦讖訳

◗223:◗5 仏告阿難、若言是也。如帝王雖於人中好無比、当令在遮迦越王辺住者、其面目形貌甚醜悪、其状不好、比如乞人在帝王辺住耳。帝王面醜、尚復不如遮迦越王面色姝好百千億万倍也。

◗223:◗7 如遮迦越王於天下絶好無比、当令在第二忉利天帝釈辺住者、其面甚醜不好、尚復不如天帝釈面貌端正姝好百千億万倍也。

◗223:◗9 如天帝釈令在第六天王辺住者、其面貌甚醜不好、尚復不如第六天王面貌端正姝好百千億倍也。

◗223:11 如第六天王令在無量清浄仏国中諸菩薩阿羅漢辺住者、其面甚醜、尚復不如無量清浄仏国中諸菩薩阿羅漢面貌端正姝好百千億万倍也。

◗223:14 仏言、无量清浄仏諸菩薩阿羅漢面貌悉皆端正絶好無比次於泥洹之道也。

◗224:◗1 仏告阿難、无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講堂精舎所居処舎宅中外浴池上皆有七宝樹。中有純銀樹、中有純金樹、中有純水精樹、中有純琉璃樹、中有純白玉樹、中有純珊瑚樹、中有純虎珀樹、中有純車樹、種種各自異行。

◗224:◗4 中復有両宝共作一樹者。

◗224:◗5 銀樹銀根金茎銀枝金葉銀華金実。金樹者金根銀茎金枝銀葉金華銀実。是両宝樹転共相成各自異行。

◗224:◗6 中復有三宝共作一樹者。銀樹銀根金茎水精枝銀葉金華水精実。金樹者金根銀茎水精枝金葉銀華水精実。水精樹者水精根銀茎金枝水精葉銀華金実。是三宝樹転共相成各自異行。

◗224:◗9 中復有四宝共作一樹者。銀樹銀根金茎水精枝琉璃葉銀華金実。金樹者金根銀茎水精枝琉璃葉金華銀実。水精樹者水精根琉璃茎銀枝金葉水精華琉璃実。琉璃樹者琉璃根水精茎金枝銀葉琉璃華水精実。是四宝樹転共相成各自異行。

◗224:13 中復有五宝共作一樹者。銀樹銀根金茎水精枝琉璃葉珊瑚華金実。金樹者金根銀茎水精枝琉璃葉珊瑚華銀実。水精樹者水精根琉璃茎珊瑚枝銀葉金華琉璃実。琉璃樹者琉璃根珊瑚茎水精枝金葉銀華珊瑚実。珊瑚樹者珊瑚根琉璃茎水精枝金葉銀華琉璃実。是五宝樹転共相成各自異行。

◗225:◗4 中復有六宝共作一樹者。銀樹銀根金茎水精枝琉璃葉珊瑚華虎珀実。金樹者金根銀茎水精枝琉璃葉虎珀華珊瑚実。水精樹者水精根琉璃茎珊瑚枝銀葉虎珀華金実。琉璃樹者琉璃根珊瑚茎虎珀枝水精葉金華銀実。珊瑚樹者珊瑚根虎珀茎銀枝金葉水精華琉璃実。虎珀樹者虎珀根珊瑚茎金枝銀葉琉璃華水精実。是六宝樹転共相成各自異行。

◗225:◗9 中復有七宝共作一樹者。

◗225:10 銀樹銀根金茎水精節琉璃枝珊瑚葉虎珀華車実。

◗225:10 金樹者金根水精茎琉璃節珊瑚枝虎珀葉車華銀実。

◗225:11 水精樹者水精根琉璃茎珊瑚節虎珀枝車葉白玉華金実。

◗225:12 琉璃樹者琉璃根珊瑚茎虎珀節白玉枝車葉水精華銀実。

◗225:13 珊瑚樹者珊瑚根虎珀茎白玉節銀枝明月珠葉金華水精実。

◗225:14 虎珀樹者虎珀根白玉茎珊瑚節琉璃枝車葉水精華金実。

◗226:◗1 白玉樹者白玉根車茎琉璃節珊瑚枝虎珀葉金華摩尼珠実。

◗226:◗2 是七宝樹転共相成種種各自異行。行行自相値、茎茎自相准、枝枝自相値、葉葉自相向、華華自相望、極自軟好、実実自相当。

◗226:◗4 仏言、无量清浄仏講堂精舎中外内七宝浴池繞辺上諸七宝樹、及諸菩薩阿羅漢七宝舎宅中外七宝浴池繞池辺七宝樹、数千百重行。皆各各如是。

◗226:◗6 行行自作五音声。甚好無比。

◗226:◗8 仏語阿難、如世間帝王万種伎楽音声、不如遮迦越王諸伎楽一音声好百千億万倍也。如遮迦越王万種伎楽音声、尚復不如第二忉利天上諸伎楽一音声好百千億万倍也。如忉利天上万種伎楽之声、尚復不如第六天上諸伎楽一音声好百千億万倍也。如第六天上万種音楽之声、尚復不如無量清浄仏国中七宝樹一音声好百千億万倍也。

◗226:13 無量清浄仏国亦有万種自然之伎楽無極也。

◗226:14 无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欲浴時、便各自入其七宝池中浴。諸菩薩阿羅漢、意欲令水没足、水則没足。意欲令水至膝、水則至膝。意欲令水至腰、水則至腰。意欲令水至腋、水則至腋。意欲令水至頚、水則至頚。意欲令水自潅身上、水則潅身上。意欲令水転復還如故、水則転還復如故。恣若随意所欲好憙。

◗227:◗4 仏言、無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皆浴已、悉自於一蓮華上坐則四方自然乱風起。其乱風者亦非世間之風也。亦復非天上之風也。是乱風者、都為八方上下衆風中之自然、都相合会共化生耳。其乱風亦不大寒、亦不大温、常和調中適。其涼好無比。乱風徐起、亦不遅亦不疾、適得中宜。

◗227:◗9 吹国中七宝樹、七宝樹皆復自作五音声。

◗227:◗9 乱風吹華悉覆蓋其国中。華皆自散无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適堕地華皆厚四寸。極自軟好無比。

◗227:11 華小萎則自然乱風吹、萎華悉自然去。則復四方復自然乱風起吹七宝樹、七宝樹皆復自作五音声。乱風吹華悉復自然散無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堕地則自然乱風復吹萎華悉自然去。則復四方自然乱風起吹七宝樹華如是者四反。

◗228:◗1 諸菩薩阿羅漢中、有但欲聞経者、中有但欲聞音楽声者、中有但欲聞華香者、中有不欲聞経者、中有不欲聞五音者、中有不欲聞華香者。其所欲聞者輒則独聞之、其所不欲聞者了独不聞也。則皆自然随意在所欲憙楽、不違其心中所欲願也。

◗228:◗5 無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皆浴訖已各自去。

◗228:◗6 其諸菩薩阿羅漢、各自行道中有在地講経者、中有在地誦経者、中有在地説経者、中有在地口受経者、中有在地聴経者、中有在地念経者、中有在地思道者、中有在地坐禅一心者、中有在地経行者。

◗228:◗9 中有在虚空中講経者、中有在虚空中誦経者、中有在虚空中説経者、中有在虚空中口受経者、中有在虚空中聴経者、中有在虚空中念経者、中有在虚空中思念道者。中有在虚空中坐禅一心者、中有在虚空中経行者。

◗228:12 中有未得須陀洹道者則得須陀洹道、中有未得斯陀含道者則得斯陀含道、中有未得阿那含道者則得阿那含道、中有未得阿羅漢道者則得阿羅漢道、中有未得阿惟越致菩薩者則得阿惟越致菩薩。

◗229:◗1 菩薩阿羅漢、各自説経行道、皆悉得道、莫不歓喜踊躍者。

◗229:◗2 諸菩薩中、有意欲供養八方上下無央数諸仏、即皆倶前為无量清浄仏作礼、却長跪叉手白仏、辞行欲供養八方上下諸無央数仏。无量清浄仏則然可之、則使其行供養。諸菩薩等皆大歓喜、数千億万人無央数不可復計。皆智慧勇猛、各自翻飛、等輩相追倶共散飛則行。即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諸仏所、皆前為仏作礼、便則供養諸仏。

◗229:◗7 其諸菩薩、意欲得万種自然之物在前、則自然百雑色華百種自然雑繒幡綵百種物自然劫波育衣自然七宝自然灯火自然万種伎楽、悉皆在前。

◗229:◗9 其華香万種自然之物者、亦非世間之物也。亦復非天上之物也。是万種之物都為八方上下衆物、自然共合会化生耳。意欲得者則自然化生在前、意不用者便則自化去。諸菩薩便共持供養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辺傍前後徊繞周帀自在意所欲得則輒皆至。当爾之時快楽不可言也。

◗229:14 諸菩薩意各欲得四十里華、則自然四十里華在前。諸菩薩皆於虚空中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在虚空中下向。華甚香好。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萎華悉自然去。

◗230:◗3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八十里華、則自然八十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散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復在虚空中下向。華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萎華去。

◗230:◗6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百六十里華、則自然百六十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復於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0:◗9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三百二十里華、則自然三百二十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復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0:12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六百四十里華、則自然六百四十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復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1:◗1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千二百八十里華、則自然千二百八十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復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1:◗4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二千五百六十里華、則自然二千五百六十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復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1:◗7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五千一百二十里華、則自然五千一百二十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復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1:10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万二百四十里華、則自然万二百四十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復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則自然去。

◗231:13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二万四百八十里華、則自然二万四百八十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持華、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復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2:◗2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五万里華、則自然五万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2:◗5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十万里華、則自然十万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2:◗8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二十万里華、則自然二十万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2:11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四十万里華、則自然四十万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2:14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八十万里華、則自然八十万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則自然去。

◗233:◗3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百六十万里華、則自然百六十万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3:◗6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三百万里華、則自然三百万里華在前。諸菩薩皆復於虚空中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皆在虚空中下向。華適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自然去。

◗233:◗9 諸菩薩意各復欲得四百万里華、則自然四百万里華在前。諸菩薩心意倶大歓喜踊躍、皆在虚空中共持華、則散諸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

◗233:11 華都自然合為一華。華正団円周帀、各適等。華転倍前、極自軟好、転勝於前華好数百千色。色色異香、甚香不可言。

◗233:13 諸菩薩皆大歓喜、倶於虚空中大共作衆音自然伎楽、楽仏及諸菩薩阿羅漢。当是之時快楽不可言。諸菩薩皆悉却坐聴経。聴経竟則悉皆諷誦通利重知経道、益明智慧。

◗234:◗2 其諸華香、小萎便自堕地、則自然乱風吹華悉皆自然去。

◗234:◗3 則諸仏国中従第一四天王上至三十六天上諸菩薩阿羅漢天人、皆復於虚空中大共作衆音伎楽。

◗234:◗4 諸天人前来者、転去避後来者。後来者転復供養如前、更相開避。

◗234:◗5 諸天人歓喜聴経皆大共作音楽。当是之時快楽無極。

◗234:◗6 諸菩薩供養聴経訖竟、便皆起為諸仏作礼而去。則復飛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諸仏所、則復供養聴経、皆各如前時。

◗234:◗8 悉遍以後、日未中時、諸菩薩則皆飛而去則還其国、悉前為無量清浄仏作礼、皆却坐一面聴経。聴経竟皆大歓喜。

◗234:◗9 仏言、无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欲食時則自然七宝机自然劫波育自然罽氎、以為座。無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皆坐已、前悉有自然七宝鉢。中皆有自然百味飲食。飲食者亦不類世間飲食之味也。亦復非天上飲食之味也。此百味飲食者都為八方上下衆自然之飲食中精味、甚香美无有比。都自然化生耳。其飲食自在所欲得味甜酢、鉢自在所欲得。

◗235:◗1 諸菩薩阿羅漢中、有欲得銀鉢者、中有欲得金鉢者、中有欲得水精鉢者、中有欲得琉璃鉢者、中有欲得珊瑚鉢者、中有欲得虎珀鉢者、中有欲得白玉鉢者、中有欲得車鉢者、中有欲得瑪瑙鉢者、中有欲得明月珠鉢者、中有欲得摩尼珠鉢者、中有欲得紫磨金鉢者、皆満其中百味飲食。自恣若随意則至。亦無所従来、亦無有供作者。自然化生耳。

◗235:◗6 諸菩薩阿羅漢皆食、食亦不多亦不少悉自然平等。諸菩薩阿羅漢食、亦不言美悪、亦不以美故喜。食已諸飯具鉢机坐、皆自然化去、欲食時乃復化生耳。諸菩薩阿羅漢皆心清潔、不慕飯食但用作気力耳。皆自然消散糜尽化去。

◗235:11 仏告阿難、阿弥陀仏為諸菩薩阿羅漢説法時、都悉大会講堂上。其国諸菩薩阿羅漢及諸天人民無央数、都不可復計。皆飛到無量清浄仏所、悉前為无量清浄仏作礼、却坐聴経。无量清浄仏便則為諸比丘僧、諸菩薩阿羅漢、諸天人民、広説道智大経。皆悉聞知経道、莫不歓喜踊躍心開解者。

◗236:◗1 即四方自然乱風起吹国中七宝樹、七宝樹皆復作五音声。乱風吹七宝華、華覆蓋其国、皆在虚空中下向。華甚香極自軟好。香遍国中、華皆自散無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堕地皆厚四寸。華適小萎則自然乱風吹萎華自然去。則四方倶復自然乱風起吹七宝樹、七宝樹皆復自作五音声。乱風吹七宝樹華、華復如前皆自然散无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上。華堕地復厚四寸。華小萎則自然乱風吹萎華悉自然去。乱風吹華如是四反。

◗236:◗8 則第一四天王諸天人第二忉利天上諸天人第三天上諸天人第四天上諸天人第五天上諸天人第六天上諸天人第七梵天上諸天人、上至第十六天上諸天人、上至三十六天上諸天人、皆持天上万種自然之物百種雑色華百種雑香百種雑繒綵百種劫波育畳衣万種伎楽転倍好相勝、各持来下、為无量清浄仏作礼、則供養无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諸天人皆復大作伎楽、楽無量清浄仏及諸菩薩阿羅漢。当是之時快楽不可言。諸天人、前来者転去避後来者、後来者転復供養如前、更相開避。

◗237:◗2 則東方无央数仏国、不可復計、如恒水辺流沙一沙一仏。其数如是諸仏、各遣諸菩薩无央数不可復計、皆飛到無量清浄仏所、則為无量清浄仏作礼、以頭面著仏足、悉却坐一面聴経。聴経竟諸菩薩皆大歓喜、悉起為無量清浄仏作礼而去。

◗237:◗6 則西方无央数諸仏国、復如恒水辺流沙一沙一仏。其数如是諸仏、各復遣諸菩薩无央数都不可復計、皆飛到無量清浄仏所、則前為无量清浄仏作礼、以頭面著仏足、悉却坐一面聴経。聴経竟諸菩薩皆大歓喜、起為無量清浄仏作礼而去。

◗237:◗9 則北方无央数諸仏国、復如恒水辺流沙一沙一仏。其数如是諸仏、各復遣諸菩薩無央数都不可復計、皆飛到无量清浄仏所、則前為無量清浄仏作礼、以頭面著仏足、悉却坐一面聴経。聴経竟諸菩薩皆大歓喜、起為无量清浄仏作礼而去。

◗237:13 南方無央数諸仏国、復如恒水辺流沙一沙一仏。其数如是諸仏、各復遣諸菩薩无央数都不可復計、皆飛到無量清浄仏所、則前為無量清浄仏作礼而去。

◗238:◗1 則復四角无央数諸仏国、各復如恒水辺流沙一沙一仏。其数各如是諸仏、各復遣諸菩薩無央数都不可復計、皆飛到无量清浄仏所、前為無量清浄仏作礼已、頭面著仏足、悉却坐一面聴経。聴経竟諸菩薩皆大歓喜、起為无量清浄仏作礼而去。

◗238:◗5 仏言、八方上下諸無央数仏、更遣諸菩薩、飛到无量清浄仏所、聴経供養、転更相開避如是。則下面諸八方無央数仏国、一方者各復如恒水辺流沙一沙一仏。其数復如是諸仏、各遣諸菩薩无央数都不可復計、皆飛到無量清浄仏所、前為阿弥陀仏作礼、以頭面著仏足、悉却坐聴経。聴経竟諸菩薩皆大歓喜、起為無量清浄仏作礼而去。上方諸仏更遣諸菩薩、飛到无量清浄仏所、聴経供養相開避。前来者則去避後来者、後来者供養亦復如是、終無休絶極時。

◗238:13  譬若如恒沙刹 東方仏国如是
 各各遣諸菩薩 稽首礼无量覚

◗239: 1  西南北面皆爾 如是恒沙数土
 是諸仏遣菩薩 稽首礼無量覚

◗239: 3  此十方菩薩飛 皆以衣裓諸華
 天拘蚕種種具 往供養无量覚

◗239: 5  諸菩薩皆大集 稽首礼無際光
 遶三帀叉手住 歎国尊无量覚

◗239: 7  皆持華散仏上 心清浄称無量
 於仏前住自説 願使我刹如此

◗239: 9  所散華止虚空 合成蓋百由旬
 其柄妙厳飾好 悉遍覆衆会上

◗239:11  諸菩薩都往至 諸尊刹難得値
 如是人聞仏名 快安隠得大利

◗239:13  吾等類得是徳 諸此刹獲所好
 計本国若如夢 無数劫浄此土

◗240: 1  見菩薩遶世尊 威神猛寿无極
 国覚衆甚清浄 無数劫難思議

◗240: 3  時無量世尊笑 三十六億那術
 此数光従口出 遍炤諸无数刹

◗240: 5  則廻光還遶仏 三帀已従頂入
 色霍然不復現 天亦人皆歓喜

◗240: 7  楼亘従坐起 正衣服稽首問
 白仏言何縁笑 唯世尊説是意

◗240: 9  願授我本空莂 慈護成百福相
 聞是諸音声者 一切人踊躍喜

◗240:11  梵之音及雷霆 八種音深重声
 仏授楼亘決 今吾説仁諦聴

◗240:13  衆世界諸菩薩 到須阿提礼仏
 聞歓喜広奉行 疾得至得浄処

◗241: 1  已到此厳浄国 便速得神足倶
 眼洞視耳徹聴 亦還得知宿命

◗241: 3  無量覚授其決 我前世有本願
 一切人聞説法 皆疾来生我国

◗241: 5  吾所願皆具足 従衆国来生者
 皆悉来到此間 一生得不退転

◗241: 7  若菩薩更興願 欲使国如我刹
 亦念度一切人 令各願達十方

◗241: 9  速疾超便可到 安楽国之世界
 至無量光明土 供養於无数仏

◗241:11  其奉事億万仏 飛変化遍諸国
 恭敬已歓喜去 便還於須摩提

◗241:13  非有是功徳人 不得聞是経名
 唯有清浄戒者 乃逮聞此正法

◗242: 1  曽更見世尊雄 則得信於是事
 謙恭敬聞奉行 便踊躍大歓喜

◗242: 3  悪憍慢弊懈怠 難以信於此法
 宿世時見仏者 楽聴聞世尊教

◗242: 5  譬従生盲冥者 欲得行開導人
 声聞悉惑大乗 何況於俗凡諸

◗242: 7  天中天相知意 声聞不了仏行
 辟支仏亦如是 独正覚乃知此

◗242: 9  使一切悉作仏 其浄慧知本空
 復過此億万劫 計仏智無能及

◗242:11  講議説無数劫 尽寿命猶不知
 仏之慧無辺幅 如是行清浄致

◗242:13  奉我教乃信是 唯此人能解了
 仏所説皆能受 是則為第一証

◗243: 1  人之命希可得 仏在世甚難値
 有信慧不可致 若聞見精進求

◗243: 3  聞是法而不忘 便見敬得大慶
 則我之善親厚 以是故発道意

◗243: 5  設令満世界火 過此中得聞法
 会当作世尊将 度一切生老死

◗243:◗7 仏語阿難、無量清浄仏為諸菩薩阿羅漢説経竟、諸天人民中、有未得須陀洹道者則得須陀洹道、中有未得斯陀含道者則得斯陀含道、中有未得阿那含道者則得阿那含道、中有未得阿羅漢道者則得阿羅漢道、中有未得阿惟越致菩薩者則得阿惟越致菩薩。

◗243:11 阿弥陀仏輒随其本宿命求道時心所喜願大小、随意為説経輒授之、令其疾開解得道皆悉明慧。各自好喜所願経道、莫不喜楽。誦習者、則各自諷誦経道通利、无厭無極也。

◗243:13 諸菩薩阿羅漢中有誦経者、其音如雷声。中有説経者、如疾風暴雨時。諸菩薩阿羅漢説経行道皆各如是。尽一劫竟終無懈倦時也。皆悉智慧勇猛、身体皆軽便、終無有痛痒極時。行歩坐起、皆悉才健勇猛。

◗244:◗2 如師子中王在深林中当有所趣向時、無有敢当者。無量清浄仏国諸菩薩阿羅漢、説経行道、皆勇猛無有疑難之意。則在心所作為不予計百千億万倍。是猛師子中王也。如是猛師子中王、百千億万倍、尚復不如我第二弟子摩訶目揵連勇猛百千億万倍也。无量清浄国諸菩薩阿羅漢、皆勝我第二弟子摩訶目揵連也。

◗244:◗7 仏言、如摩訶目揵連勇猛於諸仏国諸阿羅漢中最為無比。如摩訶目揵連、飛行進止智慧勇猛、洞視徹聴、知八方上下、去来現在之事百千億万倍、都合為一智慧勇猛、当在無量清浄仏国諸阿羅漢中者、其徳尚復不如無量清浄仏国一阿羅漢智慧勇猛者千億万倍也。

◗244:12 是時坐中有一菩薩、字阿逸菩薩。阿逸菩薩則起前長跪叉手、問仏言、阿弥陀仏国中諸阿羅漢、寧頗有般泥洹去者不。願欲聞之。仏告阿逸菩薩、若欲知者、如是四天下星、若見之不。阿逸菩薩言、唯然。皆見之。仏言、而我第二弟子摩訶目揵連、飛行四天下一日一夜遍数星知有幾枚也。如是四天下星甚衆多、不可得計、尚為百千億万倍是四天下星也。

◗245:◗3 仏言、如天下大海水減去一渧水、寧能令海水為減不。阿逸菩薩言、減大海水百千億万斗石水尚復不能令海減少也。

◗245:◗5 仏言、阿弥陀仏国諸阿羅漢中、雖有般泥洹去者、如是大海減一小水耳。不能令諸在阿羅漢為減知少也。

◗245:◗7 仏言、減大海水一渓水、寧能減海水不。阿逸菩薩言、減大海百千万億渓水、尚復不能減海水令知減少也。

◗245:◗8 仏言、阿弥陀仏国諸阿羅漢中、有般泥曰去者、如是大海減一渓水耳。不能減諸在阿羅漢為減知少也。

◗245:10 仏言、而大海減一恒水、寧能減海水不。阿逸菩薩言、減大海水百千万億恒水、尚復不能減大海水令減知少也。

◗245:12 仏言、阿弥陀仏国諸阿羅漢、般泥曰去者无央数。其在者新得阿羅漢者亦無央数。都不為増減也。

◗245:13 仏言、令天下諸水都流行入大海中、寧能令海水為増多不。阿逸菩薩言、不能令海水増多也。所以者何。是大海為天下諸水衆善中王也。故能爾耳。

◗246:◗1 仏言、無量清浄仏国亦如是。悉令八方上下无央数仏国無央数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都往生無量清浄仏国者、其輩甚大衆多不可復計、無量清浄仏国諸菩薩阿羅漢、衆比丘僧、都如常一法不異為増多也。

◗246:◗5 所以者何。無量清浄仏国為最快八方上下無央数諸仏国中衆菩薩中王也。無量清浄仏国為諸无央数仏国中之雄国也。無量清浄仏国為諸无央数仏国中之珍宝也。無量清浄仏国為諸無央数仏国中之極長久也。無量清浄仏国為諸无央数仏国之衆傑也。無量清浄仏国為諸無央数仏国中之広大也。無量清浄仏国為諸無央数仏国中都、自然之无為也。無量清浄仏国為最快明好、甚楽之无極也。

◗246:11 無量清浄仏国独勝者何。本為菩薩求道時、所願勇猛精進不懈累徳所致故乃爾耳。

◗246:12 阿逸菩薩則大歓喜長跪叉手言、仏説无量清浄仏国諸阿羅漢、般泥洹去者甚衆多、无央数国土快善之極明好最姝無比、乃独爾乎。

◗246:14 仏言、无量清浄仏国諸菩薩阿羅漢所居七宝舎宅中、有在虚空中居者、中有在地居者。中有意欲令舎宅最高者、舎宅則高。中有意欲令舎宅最大者、舎宅則大。中有意欲令舎宅在虚空中者、舎宅則在虚空中。皆自然随意在所作為。

◗247:◗4 中有殊不能令其舎宅随意所作為者。所以者何。中有能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時、慈心精進益作諸善徳重所能致也。中有不能致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時、不慈心精進作善少徳小。悉各自然得之。

◗247:◗7 所衣被服飲食倶自然平等耳。是故不同、徳有大小、別知勇猛、令衆見耳。

◗247:◗8 仏告阿逸菩薩、若見是第六天上天王所居処不耶。阿逸菩薩言、唯然、皆見之。

◗247:◗9 仏言、無量清浄仏国土講堂舎宅、倍復勝第六天王所居処百千億万倍也。

◗247:10 无量清浄仏国、其諸菩薩阿羅漢、悉皆洞視徹聴、悉復見知八方上下、去来現在之事、復知諸無央数天上天下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皆悉知心意所念善悪、口所欲言。皆知当何歳何劫中得度脱得人道、当往生無量清浄仏国、知当作菩薩道得阿羅漢道、皆予知之。

◗248:◗1 无量清浄仏国諸菩薩阿羅漢其項中光明、皆悉自有光明所照大小。

◗248:◗2 其諸菩薩中、有最尊両菩薩常在无量清浄仏左右座辺坐侍政論、無量清浄仏常与是両菩薩共対坐、議八方上下、去来現在之事。无量清浄仏、若欲使令是両菩薩到八方上下無央数諸仏所、是両菩薩便飛行、則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諸仏所。随心所欲至到何方仏所。是両菩薩、則倶飛行則到。飛行駃疾如仏、勇猛無比。

◗248:◗7 其一菩薩名楼亘、其一菩薩名摩訶那。光明智慧最第一。其両菩薩項中光明各焔照他方千須弥山仏国、常大明。其諸菩薩項中光明各照千億万里、諸阿羅漢項中光明各照七丈。

◗248:◗9 仏言、其世間人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一急恐怖遭県官事者、但自帰命是楼亘菩薩。無所不得解脱者也。

◗248:14 仏説無量清浄平等覚経 巻第二